close

前幾天美國化學會 ACS 的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 網站上的一篇 文章,大意是美國一位科學作家的9年級孩子,進入耶魯大學的研究室接受指導、做實驗、以其成果參加白宮科學獎一事。讀者中有人認為這是明顯的「特權」。

這類問題應該永遠沒辦法有定論,我和我的師長友儕學生對此的想法也是南轅北轍,儘管我自己在高中時曾參加過一些特別的科學教育培訓,目前工作也接觸過一些,但我基本上是抱審慎,有點懷疑的態度,但很肯定某些個案。

首先,在基礎義務教育以外,進入發展專門才能的階段,特別是對個人能力和性向要求多、培養成本高、耗時長的知識或技能,教育有點像賭博,有投資變打水飄是普遍的事,此時能發掘成功可能性較高的學生投注更多資源是非常合理的做法,在某些社經階層,或父母是某方面專業人士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在平均能力以及特定領域上有較佳的發展或興趣是很自然的,基於專才(當然不限於科學)培養的特性,特殊待遇甚至像引文中所謂的「特權」,從「公平」上來說雖然有缺憾,但從結果的期望值上來看,某種程度是可以被接受的,至於可接受的程度是畫在哪邊,價值判斷就因人而異了。
但這種教育問題並不會這麼單純,我自己的簡單分析是這樣的:

1. 跟孩子從小開始學才藝一樣,父母(有時還加上老師,但為次要)是基於那些(絕不是單一)動機以及如何為來決定孩子選擇要學甚麼?
例: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鬼扯)、可以活動筋骨、親友間流行、對升學有幫助、家庭社經地位象徵(大家不會明講,但看過太多)、多認識同齡朋友、彌補自己成長中的缺憾... 

2. 學了以後,孩子的表現「好」還是「不好」、「喜歡」還是「不喜歡」,要不要繼續學還是換跑道?(通常表現不錯有成就感才會喜歡,也才會認真學,有更好的表現,然後更喜歡)

3. 學了一段時間,某些孩子的這些學習會明顯跟學校教育體系掛上勾。不要說台灣這種升學掛帥的,月亮很圓的X國也是一樣,畢竟這牽涉到前面提的專才培養的特性。
3a. 有sense的父母,有興趣有能力肯投入的孩子,碰上好學校好老師、有豐富的資源,即使興趣轉變要轉去做別的也能順順利利,像是引文中去Yale的Veronica: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不過這是少數
3b. 一開始參加看看也不壞,因緣際會就這麼繼續下去,剛好能力也足以消化所學,其實並沒有很強烈的動機但也不可能是討厭,討厭就會退出嘛:這樣也不壞,結果通常也不錯
3c. 為了很現實的目的,非常刻意地在這個階段開始大量學XX、參加XX活動。父母對孩子升學的規劃是絕大宗,學校和老師的業績考量也常見,這麼現實的孩子雖然碰過但是極少。從結果看可以分兩類
3c-1. 弄假成真 XD 學出成果和興趣來了,這也是恭喜老爺賀喜夫人;
3c-2. 這些學習和活動不過就是個工具,得魚可以忘筌,或中途覺得不合適而做調整這無所謂,但必有下焉者 
3c-3. 過程中揠苗助長,收成時能力不夠的裝作抓到魚,甚至在魚簍裡偷加假魚、能力夠也做出成果的孩子卻可能從此抱持負面經驗。我自己遇過參加XX大賽成績優異者表示是父母和學校外在壓力、同儕間評價和地位的虛榮和自我壓力才沒有退出的,等上大學後自然就跟XX保持距離了。
在升學審查和科展中常被發現的浮濫、膨風、掛名甚至更嚴重的問題就是這麼來的。

(3a) 和 (3c-2) 我不知道該怎麼判斷,或許就隨緣吧。但如果覺得 (3a) 和 (3c-1) 人數不少(以我接觸過公認比較好的國高中學和大學,這兩類能接近15%已經可以比照大型廟會掛10公尺鞭炮來放了),或是覺得能有簡單方法在幾年內可以大幅提高並降低  (3c-3),我想是太天真。
現實上 (
3c) 的狀況是大宗沒辦法避免,這是個人、家庭、社會、教育的 complexity 的一部分,但以台灣文化傳承的升學風氣,以及對智育成績和競賽排名的過度重視,應是 (3c-3) 狀況的一大推手。所以我才對培訓、活動以及比賽抱持有點保留的態度,也不喜歡看到媒體做這方面的報導,特別是XX比賽得到OO獎之類,雖然對大多數參加者和有意參加者還說是極好的激勵,但卻也會將許多人,比正面影響者還多人,推入 (3c-3) 的狀況。
我承認其實我一直是有悲觀主義傾向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