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09.jpg

提早讀完--讀之欲罷不能的新年讀物,Valerie Hansen 著,吳國聖、李志鴻、黃庭碩 譯,「絲路新史」(2015,麥田出版)。原著是2012出版,應該算是目前嚴肅一點的大眾讀物中資料最新的。

封底的簡介把本書說明得很清楚 「...絲路究竟是怎樣一條路?答案絕非- 漫天塵沙中,載滿絲綢的沙漠駱駝商隊艱辛跋涉,從中國一路搖搖晃晃到羅馬」「...出土文書與文物證明絲路貿易規模很小,而且經常是地方性的。不過,儘管商業行為有限,但隨著難民、藝術家、工匠、傳教士、搶匪與使節嚴不同的路線穿越中亞,東西文化交流確實發生,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媒介是難民。...」

書中以獨立章節介紹了幾個代表性的地點:樓蘭、龜茲、吐魯番、撒馬爾罕、長安、敦煌、于闐出土的文書、文物和遺址內容。聚焦的時間大致從東漢一直到五代(或說中亞乃至新疆伊斯蘭化初期)。每個章節都有相對應的地圖、書後也有簡單的年表,對閱讀頗有幫助,此外結論的部分反倒可先讀,它像是整本書的內容摘要,有了初步的概念後再去讀本文的詳細內容。

對我個人,是糾正釐清了不少過去課本和大眾媒體帶來的錯誤、某些是過於誇張、浪漫甚至偏頗的觀念。簡單來說大致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綠洲城鎮的經濟、人/使用語文的組成、演變和遷徙(如北印度系統、中亞伊朗系統等)、宗教的傳播--也和政治經濟分不開的,經濟與交易的媒介--特別是「絲」的角色、絲的主要來源--中原政府的影響等等。

本書的副標題非常貼切: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 like情符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