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內容略長,這次的作品解說分成背景介紹和模型製作兩部分。

北極熊俄羅斯這邊不會直接出場,但不講講他是不行的。簡單來說,俄羅斯帝國在彼得大帝歐化改革(1698年開始)後國勢日上,逐漸將中亞的獨立汗國或鄂圖曼、波斯的附庸國以及部落直接收入版圖或納為附庸、保護國,除了單純的擴張外,俄羅斯帝國見西歐國家因為海外貿易與殖民地帶來的好處(包含軍事),也希望能有個冬季不被冰封,航道不容易被封鎖的出海口,舉例來說,烏克蘭的農產品大量經由黑海、地中海出口至歐洲國家,但博斯普魯斯海峽為鄂圖曼掌握,地中海又早是西歐海上強權國的勢力範圍,一旦有事,即使俄羅斯沒直接涉入也定是大遭池魚之殃。19世紀中的克里米亞戰爭即是俄羅斯想進一步削弱鄂圖曼勢力,取得海峽控制權並進入巴爾幹半島的擴張行動。另外一個重要的長程目標則是已經衰弱的波斯帝國(東亞實在太遠,重要性不若南亞),為此自然會在周邊地區如伊拉克、阿富汗發展勢力。

英國方面,17世紀初透過東印度公司和蒙兀兒(莫臥兒)帝國合作在印度發展經濟、政治、軍事勢力 ,也逐漸擊敗或收買印度其他地區的勢力,最後在1858年結束東印度公司並放逐蒙兀兒皇帝,成為由英國直接統治的殖民地(仍有不少地區由當地勢力負責)。因英國在印度有極大的利益,而將印度稱為「英國王冠上最燦爛的珠寶」,英國為了維護印度安全而往周邊如阿富汗、波斯、西藏、緬甸擴展,並製造緩衝區。

因為英、俄各自的國家戰略,19世紀兩國在中亞地區展開了所謂「大競賽」(或大博弈),這場競逐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俄羅斯革命而告終,俄羅斯並未達成他的戰略目標。夾在英俄,或許還要加上波斯和印度,等大勢力間的阿富汗是這場競賽的主賽場之一。18世紀中杜蘭尼王朝掌控了阿富汗,並曾攻入蒙兀兒的首都德里大肆劫掠,也曾擊敗印度半島的其他大國,間接幫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很大一把,但19世紀杜蘭尼王朝內鬥而迅速分裂衰落。

1836年多斯特·穆罕默德汗重新統一阿富汗,和鄰居波斯、印度北部的錫克都有領土糾紛,和英俄兩國的外交談判也不順利,俄波聯軍首先攻擊阿富汗,旋即英國計畫扶植杜蘭尼王朝後裔為成立親英的政府。於是1838年10月 第一次英阿戰爭 開始了。

1839年8月英國扶植的阿富汗國王在喀布爾登基,但並不穩固,叛亂四起。英國駐軍在 1842年 1月1日和叛軍達成協議,將在喀布爾的軍隊與其眷屬約16,000人撤回印度,其中軍人約4,500人,而僅 44步兵團 44th Foot Regiment 由英國人組成,其餘為印度人組成。撤退途中叛軍毀約襲殺撤退隊伍,1月12日隊伍剩下約200名軍人(只有20餘隻槍枝)和2,000名其他人員,在離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的賈拉拉巴德(Jallalabad)僅1-2天路程(約20英里)的 Gandamak (中文維基譯為甘大麥 XD)山谷中被包圍,談判破裂拒絕投降後開戰,最終僅一位軍官 - 中尉 Thomas Alexander Souter (主角終於登場啦~~)、一位士官、六位44步兵團的士兵、三位其他單位砲兵被俘,而一位落隊的外科醫生 William Brydon 於隔日騎馬回到賈拉拉巴德通報此事。

除了這隻可說全滅的隊伍外,其他自阿富汗撤退的英/印人員也遭襲擊,英國遂在8月發動報復,9月奪回喀布爾並救回戰俘。由於英國放棄干預阿富汗的政策,被釋放的多斯特在1845年又重登王位,但他在位期間與英國/錫克的關係一直是反反覆覆。

至於44步兵團的事蹟則由女畫家 Elizabeth Thompson (Lady Butler) 繪製為 "Last Stand of the 44th at Gandamak" 而揚名,至於 Brydon 醫生也被繪製為 "the Remnant of an Army" 而受了惡評。兩幅畫可參見':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Last-stand.jpg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Remnants_of_an_army2.jpg

T. A. Souter 卒於1848年,享年57歲。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英國為了紀念他而將喀布爾附近一個營地命名為 Souter Camp (2003年?)。

後記:在查資料的時候見識到英國的族譜學愛好者的厲害,一位 Souter 的後人簡單說明了甘大麥戰役後,馬上有人補上了 Souter 家族後代的詳細資料。該家族自己人都沒這麼清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