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買了一本出版不久,由國人撰寫的科普書籍,作者自近幾年台灣曾發生有關健康的化學品(我很排斥這個辭彙,但找不到更好用的之前只能將就了)的新聞中取材,廣泛而淺顯地介紹相關的化學知識。

我個人相當佩服作者取材的廣度與生活化,縱使故事編排實在很生硬,這或許是作者為了讓文章看起來更有親切感,但要串連起這麼多材料在怎麼說也實在是超高難度的。原本我打算推薦給系上的同事和學生,但閱讀超過 1/4 後我打消了這個念頭。

近代科學、技術、工程之所以能在一兩百多年間快速進展,「量化」的探討與描述居功厥偉,甚至可說跟更早的年代比,人們開始接受「世界是按照衣定的規律運作的」這觀念(雖然情感上人還是相當渴盼無視規則的奇蹟),要探討這些規律則必奠基於將觀察、推論等工作予以量化。很多情況「量化」並不符合人類行為的模式與本能,也不見得是當下最快的方法,最容易溝通的模式,也因此才需要有所謂「科學方法的訓練」這檔事,即使是超級簡化的模型與模式,也只是過程簡化,而不是把「量」給拿掉。

我自稱是科普書籍的愛好者,科普書籍應該是用不同領域的人能理解的方式介紹並普及該領域重要發展、正確概念並引人興趣的最重要媒介,那麼理所當然地,除了講故事、「質」的敘述外,「量」的敘述自不可缺少。很遺憾這本化學科普書在論及對健康有負面影響的化合物時,僅僅以「有毒」、「致癌」....等等極端簡化的「質性」描述帶過,甚至把一大群其實差異甚大的化合物通通打包在一起下論斷,這跟訓練不足只會照抄或是撰稿剪接斷章取義只求聳動的記者相比實在好不了多少。

十六世紀的醫學家/煉金師/學者,被後世尊為「毒理學之父」的 Paracelsus 的名言,我忝譯為「凡物莫不有毒性,唯其劑量是依」。物質之於人體的作用,除了劑量以外,尚須要考慮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廣泛而謹慎的統計更是不可或缺。舉幾個通俗的例子:

一、一口氣喝下數公升的水會導致水中毒,是否可說水是毒物? 

二、A 化合物在動物實驗中,1 公克/公斤的劑量造成半數死亡,化合物 B 的半致死則是 1 毫克/公斤的劑量,化合物 C 在實驗動物攝取 1 毫克/公斤後發生行為異常,那麼僅用「有毒」一詞概略描述是否適當? 

三、 某「人工」食品添加物大量攝取疑似和少數兒童過動有關,其「天然」代用品也是部分人的過敏源,何者較安全? (這是我上學期上課曾經討論過的問題)

四、苯甲酸/苯甲酸鈉常被做防腐劑,當然有其用量上的限制,但每當人有提及在合法的範圍內使用卻總引起媒體和某些自稱專家的人大肆撻伐,怪的是苯甲酸其實是植物自然就會產生的抗真菌物質,被當成健康食品的某些水果其中含量已經高到接近法定上限,卻從不見他們多置一詞?

這邊很容易看出來,要做出判斷「量」方面的資訊是絕不能缺少的。

對一位科普作者來說,要在有限的篇幅與淺顯的文字中將的知識以大致完好的型態展現出來是件艱難的工作,或許作者擔心放了數字進去會讓某些讀者倒胃口,更不用說花兩三頁簡單介紹毒物學、流行病學中相關統計的基本想法、風險比較等等(我想作者不至於沒有想過)。但作為「科」普書籍,少了「量」的概念與描樹如同煮三杯雞時不放酒,委實不對味。相比起來,幾年前買過一本食品添加物方面的科普書,雖然在這方面也簡略過頭而讓我抱怨,但好歹該書的作者群還想出了危險性幾顆星來區別的點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