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野貓亂喵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May 17 Tue 2016 20:39
  • 喬遷

因為某些原因,這邊保留但不再更新,新東西會po在

http://bastet-lsh.blogspot.tw/

請不吝繼續賞光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史的誕生.jpg

原書名是「世界史的誕生,蒙古的發展與傳統」(1992),陳心慧 譯,八期文化 (2016) 。從作者的行文意向來看,中文版對書名做的調整頗貼切,也比原書名佳。作者岡田先生是專攻滿州史和蒙古史的老一輩的學者。

從這幾年看的書發現,以一般大眾為對象的歷史書籍明顯從專注某一地區內部本身,轉變為探討不同地區間的交互作用,如航海、貿易、知識、族群甚至和人關係密切的生物流動,從幾位歷史本科的親友處也得知,這的確也是近年來學界的風潮(當然早於反應在大眾讀物上),大跨度不同地區間的交互作用的影響,遠比過去我當學生時所學來得廣泛而深遠,但真正影響力大到可說全球化的開始,多數同意算是伊始於蒙古帝國(歐亞北非)或西歐的航海時代/發現美洲。在這之前中/北亞的遊牧民族早就開始扮演歐亞大陸東西兩側的中介或是說左右逢源 XD ,要說自然原因的話,歐亞大陸基本上是東西向,在相同緯度上的氣候差異不大,和南北向的美洲大陸相比,是利於人群適應、遷徙和擴張的。而傳統上,已定區農耕為主的地中海/西歐文化圈和東亞文化圈,普遍將定居的遊牧民族定位為野蠻的威脅,恐懼並鄙視,且經常有意無意忽視之,在歷史論述和教育上亦然。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美國化學會 ACS 的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 網站上的一篇 文章,大意是美國一位科學作家的9年級孩子,進入耶魯大學的研究室接受指導、做實驗、以其成果參加白宮科學獎一事。讀者中有人認為這是明顯的「特權」。

這類問題應該永遠沒辦法有定論,我和我的師長友儕學生對此的想法也是南轅北轍,儘管我自己在高中時曾參加過一些特別的科學教育培訓,目前工作也接觸過一些,但我基本上是抱審慎,有點懷疑的態度,但很肯定某些個案。

首先,在基礎義務教育以外,進入發展專門才能的階段,特別是對個人能力和性向要求多、培養成本高、耗時長的知識或技能,教育有點像賭博,有投資變打水飄是普遍的事,此時能發掘成功可能性較高的學生投注更多資源是非常合理的做法,在某些社經階層,或父母是某方面專業人士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在平均能力以及特定領域上有較佳的發展或興趣是很自然的,基於專才(當然不限於科學)培養的特性,特殊待遇甚至像引文中所謂的「特權」,從「公平」上來說雖然有缺憾,但從結果的期望值上來看,某種程度是可以被接受的,至於可接受的程度是畫在哪邊,價值判斷就因人而異了。
但這種教育問題並不會這麼單純,我自己的簡單分析是這樣的: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安的山谷.jpg

前陣子讀完 Philip Shishkin 著,吳緯疆 譯的「不安的山谷-中亞,小國政治的悲劇」(Revolution, Murder, and Intrigue in the Heart of Central Asia) 八旗文化,2015。

這本書聚焦在21世紀第一個12年的吉爾吉斯(主要)、烏茲別克(次要)兩國,或說圍繞在費爾干那山谷(塔吉克著墨不多)的政治變遷。作者的文筆和敘事非常引人入勝,但讀之讓人心情灰暗,特別是和較熟悉的地區、歷史交互對映更是如此。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0209.jpg

提早讀完--讀之欲罷不能的新年讀物,Valerie Hansen 著,吳國聖、李志鴻、黃庭碩 譯,「絲路新史」(2015,麥田出版)。原著是2012出版,應該算是目前嚴肅一點的大眾讀物中資料最新的。

封底的簡介把本書說明得很清楚 「...絲路究竟是怎樣一條路?答案絕非- 漫天塵沙中,載滿絲綢的沙漠駱駝商隊艱辛跋涉,從中國一路搖搖晃晃到羅馬」「...出土文書與文物證明絲路貿易規模很小,而且經常是地方性的。不過,儘管商業行為有限,但隨著難民、藝術家、工匠、傳教士、搶匪與使節嚴不同的路線穿越中亞,東西文化交流確實發生,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媒介是難民。...」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203_145339.jpg

剛讀完的好書,杉山正明 著,黃美蓉 譯,「遊牧民的世界史」(2013台版)。
雖說是處理橫亙歐亞大陸草原地帶的歷史,但在空間上主要著墨於中央歐亞草原東半部--以蒙古為中心,從中國東北、華北內蒙到天山南北,時間上聚焦於從匈奴帝國到忽必烈時期的蒙古帝國。
雖然之前讀了一些西亞中東的歷史讀物,逐漸把視野往中亞擴展,這本400頁的書對我的啟發相當的大,過去讀的書籍,無論是課本還是一般讀物,多是簡單將半乾燥/乾燥氣候區的人群視之為「蠻族」、「暴力」、「文明破壞者」,作為自身--特別是定居農業型態的鮮明對比。當然只要稍微想一想,這樣的說法實有不少破綻,從最根本上來說,因為地理氣候因素造成的生活形態與文化差異,本來就是漸層而不是對比分明;人群也是不斷分分合合,產生、擴散、消失的。
回過頭看看我中學時的歷史教材(我的歷史分數向來不錯,應該是當時的記憶能力的還不差),在敘述和北方、西域、「外族」之事上還真是非常非常地「中原漢族(?)上層士大夫」中心的史觀,我不曉得現在的中學歷史教材是否還是如此。我不是歷史或教與相關背景者,但以我個人的觀點,應該是站在稍微遠一點的距離,儘量廣採各家之言,當然我也知道,仍有些歷史/教育領域的人,認為歷史教材還是應該為國族建構(其實他們最清楚國族這玩意兒是近期人為刻意塑造出來的)服務,前兩年南韓社會為此事吵得很兇。
至於近期常有文章說「元、清不是中國的朝代」、「唐朝皇帝是XX族的所以OO##」,在我看來,是極端狹隘的現代漢族沙文主義,硬將現代民族國家的概念套上去的,不足取也。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有兩位外籍生來找我簽停修單,A同學已經來台灣兩年,中文OK,B同學則是連中文都不行。這兩位同學,尤其是A,在我看來學習態度都是很不錯的,考試成績雖然不理想,但作業是認真在做的。期中跟同學聊過,跟不上的主因是高中主要是唸文科的!! 至於B同學未選擇英文授課班的原因是衝堂,也不想把課留到大二修。他們現在不僅擔心不及格,也擔心成績沒達到門檻而影響之後的獎學金。以我的立場,只能跟他們說在平時成績上以學習態度為由儘量多加點分,真停修了也只能多說幾句鼓勵的話。

說真的我挺為他們難過,學校在審查外籍生的申請時,是否不夠重視他們的背景和程度,而把門檻訂得過低,這樣的外籍生在學習上變得處處受挫,即使學校願意進行額外個別授課輔導(我想無論在資源或是實際安排方面都不容易),似乎也失去接受外籍生的本意? 也讓外籍生抱著不太實際的理想進來然後遭到打擊。

這邊我還想為學校的外籍生說點話,固然有些外籍生是領了獎助學金但無心於學業鎮日玩耍,但認真的學生比例更高,這幾年我唯一一次碰上因為普化實驗數據不滿意,主動跟我約時間重做的就是一位來自中美洲的生科系同學(這位同學的天分和努力都是一流,開學時不會中文,連英文都不是很順,即使期中因為水土不服生病請過一陣子假,學期末已經能和本地同學簡單聊天了)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前天趁著一點空檔把 Nick Lane 的「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個關鍵」(原書名 Life Ascending: The Ten Great Inventions of Evolution)最後一章半讀完,這麼好看的書拖延這麼久才讀完我自己也很奇怪。

我極推薦有一點科學基礎知識的朋友讀這本書,作者的眼光、處理方式都非常宏觀,目前讀過的科普書籍中視野最廣之一,所聚焦者皆是大哉問。對學化學,又淺淺沾過一點生化的我來說,有部分內容還讀起來還是生澀,但並不妨礙觀念的吸收與閱讀的喜悅。

老實說裡面有些分析化學甚至是質譜的應用,還真慚愧同行的我連聽都沒聽過,這問題應該是出在以往閱讀文獻時都太偏重本行的技術進展,卻忽略這些進展在解決其他領域的應用,看到後才驚覺跨領域的應用比本行應用要重要、精彩太多了(對於穩定同位素的分析應用感受尤深,過去的工作勉勉強強也算沾到邊)。或許跟我們的受訓練時的設計、環境、風氣都有關吧~ 也或許是我個人的因素。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FB上的閒言閒語,留個紀錄也好

其之一

在多數人終日終身只為能求勉強溫飽的年代和地區,在滿足基本生命需求之餘還能想些有的沒的,還能包裝一下想法宣傳宣傳的人,嗯,大抵上這人別過於自私(以自已的想法為真理到底算不算?),我們稱之為知識分子 intellectual,視為大眾,尤其是受過點教育的人的典範,喔,這種人不能太多(安啦,這種年代地區受過教育的人本來就少),意見當然不能同於凡俗(同前句),不然就稱不上典範了~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從頭,以前有個常亂花錢買 CD 又偷懶不肯下工夫的研究生,看到一套拿下英國 Gramophone 大獎、BBC年度唱片、法國金音叉獎的 CD,雖然作曲家和指揮都很陌生,還是勇敢地掏錢買下了。
這套 CD 是義大利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 Antonio Caldara 的神劇 Maddalena ai Piedi di Cristo(耶穌腳邊的馬達蓮娜),指揮是成功跨足古樂-巴洛克指揮的假聲男高音 Rene Jacobs(現在比較熟了 XD 對我個人來說掛了他名子的唱片就是品質保證)。下面左圖是我購買時的封面,現在封面換成右圖。

Caldara 1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漢寶德  繪者:李乾朗  書名:東西建築十講  出版:天下文化(2013/04)

我想自認「文化」、「藝術」、「建築」稍微有沾到一點點邊的當代台灣人一定都知道漢寶德先生是何許重要的人物(不知道的請自己google一下),漢先生的文筆也不在他的專業之下,雅達之外更有非常的感召力。這本書是漢先生2012年講座的材料彙編整理而成。

厚著臉皮說,古代建築也是我個人的薄有興趣的事物之一,同樣是不求甚解,僅求浮面的賞心悅目,偶而讀讀給門外漢的介紹書籍,看看照片即感足矣。這本東西建築十講是上周逛逛書店(周末例行公事)買的,同類書籍其實也有幾冊,但看作者是漢先生,沒多翻閱幾頁就掏腰包買下了。目前為止讀了七八成,感覺挺失望的,整理大概心得如下: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月買了一本出版不久,由國人撰寫的科普書籍,作者自近幾年台灣曾發生有關健康的化學品(我很排斥這個辭彙,但找不到更好用的之前只能將就了)的新聞中取材,廣泛而淺顯地介紹相關的化學知識。

我個人相當佩服作者取材的廣度與生活化,縱使故事編排實在很生硬,這或許是作者為了讓文章看起來更有親切感,但要串連起這麼多材料在怎麼說也實在是超高難度的。原本我打算推薦給系上的同事和學生,但閱讀超過 1/4 後我打消了這個念頭。

近代科學、技術、工程之所以能在一兩百多年間快速進展,「量化」的探討與描述居功厥偉,甚至可說跟更早的年代比,人們開始接受「世界是按照衣定的規律運作的」這觀念(雖然情感上人還是相當渴盼無視規則的奇蹟),要探討這些規律則必奠基於將觀察、推論等工作予以量化。很多情況「量化」並不符合人類行為的模式與本能,也不見得是當下最快的方法,最容易溝通的模式,也因此才需要有所謂「科學方法的訓練」這檔事,即使是超級簡化的模型與模式,也只是過程簡化,而不是把「量」給拿掉。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BBS上看到某位不認識的網友在徵詢對他轉行計畫的看法:他自承高中時因為對文組的主科較不拿手,因而選了理組,但第一次考上私大卻在大一上被1/2,第二次考上台大最後放棄畢業(差了十幾學分),現想報考有興趣的文組歷史類研究所。

BBS上仔細回應他的網友多是熟捻該行的,個人覺得回應的網友多半可能對他的計劃不是很樂觀,用婉轉的方式提出不少疑慮和建議。我自己不是那一行的,所以就僅是看看,但對這事有些直接回應可能不太好的個人看法,

當年為了避開不拿手的某些科目而選較拿手的理組,但大學第一學期被1/2,第二次上台大也沒畢業。這不免讓人覺得其實是有相當好的資質,即使剛升大學玩瘋了或其他因素,仍能再考上台大,但以興趣不合當藉口,轉系失敗乃至最後休學放棄畢業,除非是有其他健康、家庭或經濟變故,我覺得主因在於個人態度的問題。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ady_mesple.jpg  

這個月做了不少事,某方面來說算是人生重要里程碑之一(我沒跑去結婚,不會扔紅色炸彈,請放一百二十個心)。接下來,今年還是沒有暑假的一年,還得累到農曆年... 因為忙碌的關係,這個月模型進度趨近停擺,也將近四個月沒買啥模型和CD。這兩周是情明朗點總算有心情新買了幾張CD,這是最讓人間驚豔的一組。

平均來說,我個人偏好次女高音,女高音的部份的好惡也蠻明顯的,花腔女高音基本上是部怎麼碰,主因是多數樂曲偏重於炫技,兼之演唱者的音色在高音域和較低音域的轉換差異總覺得會有些疙瘩,還有最重要的是我還是喜歡比溫暖的聲音。買這套CD其實是想拓展一下法語歌曲。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收到的公文,雖然跟我沒關係,但看了實在很....。公文內容如下:

一、 為配合教育部通知審計部調查頂尖計畫97-100年度碳粉匣購入、使用及結存情形,請各單位配合填寫附件調查表格(如附件,部分資料XX學院已先行填入,請各系所補充未填寫之欄位,煩請確實填寫,以配合審計部調查。)。

二、 附件一表格中「詳述計畫內如何使用該項用品及使用數量」之「完成計畫之產品」欄位請填入計畫成果,「該用品與計畫產品之關聯」欄位請填入該碳粉匣或墨水匣用在計畫成果的什麼用途上,如成果報告列印等

Luch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